大家好,我是中医杜医生。门诊上不少肝囊肿患者都问我,中医治疗肝囊肿,到底是怎么治的?
今天给大家来点干货,聊聊我在临床上是怎么治疗肝囊肿的。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肝囊肿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肝郁湿热型。这类患者大多是因为情绪长期抑郁,加上饮食不节、喜欢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导致肝郁化热,湿热内生,主要症状表现为,右上腹胀痛、口苦、小便黄、脾气暴躁等。这类肝囊肿的形成和增大,多与这种肝郁湿热有关。患者的治疗重点,就应放在疏肝解郁、清热利湿上,可以参考使用柴胡、郁金这类疏肝解郁药材,以及黄芩、茵陈、车前子这类清热利湿药材,把体内的湿热"排泄"出去,让肝脏环境清爽起来。
第二种是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常常感觉右胁胀满疼痛,胸闷不适,情绪也容易烦躁。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肝脏血液循环不良,这样的状态,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囊肿。对于这种情况,治疗上,咱们就要以行气活血为主,可以参考柴胡、香附这类疏肝理气的药材,再配上丹参、赤芍、川芎这类活血化瘀的药材,就能帮您把肝脏里的气血给疏通开。
第三种是肝肾阴虚型。 中医讲"肝肾同源",肝肾阴虚,肝脏失去濡养,就会影响肝的正常功能。这类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的表现。治疗上,就需要滋养肝肾、益气养阴,中医常用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这些滋补肝肾的药材,再搭配白芍、青蒿这些养阴清热的药材,来解决肝肾阴虚的问题。
最后提醒大家,每位肝囊肿患者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详细辨证才是治疗的第一步,千万不要盲目跟风用药。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炒股配资时间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