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发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中医行业越来越成为很多的转行首选。中医师承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深受普通中医爱好者的青睐。原卫生部52号令的发布,明确了社会各行业的人员,可以通过中医师承教育方式,逐步取得中医医师执业资格。
政策助推中医师承发展
政策助力非中医专业人员提供了走上中医执业之路的新途径。
原卫生部52号令:2007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原卫生部52号令),指出:以师承方式连续跟师3年后取得师承出师证《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实习1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以报考执业医师。
中医师承医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政策文件: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相同级别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展开剩余72%《中医药法》: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第十五条中规定: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通过考核即可获得中医医师资格,凭《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即可备案中医诊所或者在医疗机构从业。
国家卫计委14号文件:2017年12月1日,国家卫计委14号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规定: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原卫计委15号令:2017年12月20日《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考核合格由省级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注册后取得《中医(专长)医师执业证书》,此证书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注册5年后,可以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试。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支持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中药的师承教育。规范非医药类人员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中药;支持经多年实践、确有专长的中医(专长)医师,通过师承方式传承其独特技术专长。
获取证书即可开处方:《国卫办医函〔2019〕558号》国家政策文件中指出: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有关规定跟师学习中医满3年并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的,实习1年,凭此证可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拿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以报考执业医师。拥有执业医师证后,既可拥有处方权。
中医师承全流程及适合人群
以3年师承为例
拜师:通过医院官网、中医药学会、正规培训机构匹配。优先选择专科对口导师。一定要小心“挂名导师”,确保导师亲自带教,确保每周跟诊时长。签合同前核查医师资格证、执业证、职称证、身份证。
公证备案: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导师资质材料至公证处签约。公证处签订《师承合同》,卫健委备案。公证日等于学习起始日,一天不能少!
跟师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临床跟诊要求记录病案≥500份,这个一定要有,卫健委会抽查!
出师考试
考试形式:技能考核(60分及格):针灸/拔罐实操+现场答辩。
综合笔试(180分及格):考核内容涵盖中医9大科目。
助理医师:拿到出师证,实习1年后可以考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拿到助力医师后再工作5年,即可考取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师承适合人群
适合中医零基础人群:没有中医基础但想系统学习中医知识,师承最适合这类人群。
药店药师或者中药师:医药不分家,中药师转型中医师,上手更快,学习更占优势!
针灸推拿师:如今养生馆扎堆出现,养生馆严查“无证行医”,持证上岗是执业刚需!
康复理疗师或护士:这类人士的职业天花板低,学习中医师承可以帮助打开新赛道。
西医转中医:西医想开中药方,必须通过师承来实现跨行角色转换。
中医进阶者:跟名医进行临床实践深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发布于:北京市炒股配资时间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